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南京太乙堂梁主任:警惕“马桶上的心脏病” 护心从这些小习惯开始

马桶上的危险不要小视。曾有专家做过实验,在模拟排便时,人体腹内压增大的同时,血压会蹭蹭向上升,心率也相应加快。中老年人或有多种疾病者往往有便秘,解大便时血压会升得更高。这一切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习惯都可能是触发心脏病的源头,所以,护心要从这些小习惯开始,快跟小编一起来学习!

马桶上的悲剧常发于清晨

马桶上的悲剧时常发生于清晨。因为,人睡了一晚上,下肢的血液是淤滞的,形成的血栓随着活动到了肺部,如果把肺部的血管堵住就会出现肺栓塞,也可能引起心脏猝死。马桶上的风险,令人猝不及防。但是,它并非无法避免。发生“马桶悲剧”的人,多数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他们往往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早晨起来,先排便、后吃药。

头一天晚上吃的药物,经过十几个小时的代谢,到第二天早晨,药效已经到了低谷,没什么作用了。在血压相对很高的时候,再用力排便,十分危险。专家建议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排便前喝上水、吃上药,就可以规避一些风险。日常生活中,也应多吃高纤维蔬菜,以润肠通便,避免便秘给心脏增加太多负担。当然,还要改掉在卫生间吸烟的坏习惯。

5招避免悲剧发生

1.醒来睁开眼后,平卧半分钟;2.在床上坐半分钟;3.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4.下地活动;5.喝杯水,有心血管疾病者服相应药物;然后,再去排便或运动。

心脏有问题,喝水五不宜

不宜过猛。心脏病人喝水太猛,会使心脏负荷过大,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喝水时千万不能一鼓作气全喝掉,要一口一口慢慢喝。

不宜过多。心脏病人服药喝水以200~300毫升为宜,小口喝下,每天可少量多次喝水。

不宜过烫。建议平时喝30~40摄氏度的温开水。吃饭喝汤时也一样,刚出锅的羹汤别马上就喝,稍微放凉一会儿,再用勺子舀着喝。

不宜过勤。心脏病人应采取少量、多次、匀速的间断补水方法,即每隔2~3小时适当饮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尤其睡前、半夜醒来和晨醒这3个时段,要喝水100毫升。

不宜过凉。有心脏疾病的人,尽量别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和食物,否则会增加心率、加大心脏耗氧量,有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危险。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