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凌晨4-6点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早晨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适当活动5-10分钟,如深呼吸、伸懒腰、按摩心前区等,然后再慢慢坐起,缓慢地下床穿衣。起床后及时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稠度,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熬夜诱发血栓?
晚上睡觉时是人体各个器官休息的时间,也是大脑修复的时间,但长期熬夜却会让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使人处于应激状态。
对于已经确诊过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会容易加速血栓形成,容易导致急性心梗和脑梗。因为一直熬夜不睡觉人体会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造成血管异常收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平时尽量减少熬夜的时间,每晚保持7小时以上的睡眠即可。
睡觉时间段在23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这被认为是进入深睡眠黄金的时间段,每天尽量在23点之前入睡。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中医学认为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舒适的睡觉姿势可以让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调节血脂水平是重点
肥胖、脂质代谢紊乱是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在饮食调节的同时,要注意戒烟限酒,因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我们可以坚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左右,运动后自我感觉身体轻松舒服为标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4天。还有就是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