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南京太乙堂杜保国主任:高血压产生的原因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太乙堂特邀中医专家杜保国主任,出身中医世家,十七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坚持以脉诊为中心、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尤其擅长内科疑难杂症、慢性病、顽固病证的治疗。在长期临床治疗中,杜主任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疾病诊治上多有创见。

杜主任指出,中医学中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将其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其记载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标本病传论》中云:“肝病头目眩,胁支满。”其所记载的“眩冒”“眩仆”“掉眩”和“目眩”等不同名称,都是类似于高血压的描述。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有:

1.情志失常:忧思、郁闷、愤怒太过,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耗伤肝阴,肝阳上亢,上扰头目,从而出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发为高血压。

2.年老体虚:年老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充养;或体虚多病,肾精肾气亏虚;或房劳过度,肾精亏损,均可导致髓海空虚,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发为高血压。肾精亏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也可以发为高血压。

3.久病劳倦:久病体虚,脾胃虚弱,精气化生不足;或失血之后,气血耗损;或忧思劳倦,耗伤精血,均可导致气血亏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则出现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发为高血压。

4.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腻之物,或饮酒无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司,湿浊内生,积聚成痰,痰阻中焦或脉络,清阳不升,髓窍失养,故出现眩晕、耳鸣、失眠等;或饥饱无常,或饮食衰少,气血生化不足,脑失充养,故出现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导致高血压。

5.禀赋体质异常: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父母肥胖,或自幼多脂,湿浊痰脂阻滞经络,均可导致精气不能上荣脑窍,头目失养,出现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发为高血压。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