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今日科普中医文化之“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是防范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未病”即“疾病未成”,是“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结合临床实际,未病的概念不断扩展,已经包括了无病期、欲病期、既病防变期、愈后防复期。也就是说,“未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全是没有病。

“治未病”的思想内容包括哪些

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指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

②欲病就萌,防微杜渐

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

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

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治未病”的方法

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主要包括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隔姜灸法、三伏灸、内服中药、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等等。

什么是食疗?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是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通过饮食而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食并无截然界限。远古之人正是从饮食中,逐渐积累一些医药知识。药食互相结合,良药不再苦口。食疗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什么是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是由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利用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特点,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结合辨证施治,而拟定的膏滋药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柱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即三伏天灸,是一种在三伏天进行的由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天灸将药物、经络、季节三者相结合,对特定疾病有预防保健作用。三伏天天气热,人体阳气旺,毛孔开泄、腠理疏松,此时将具有辛温走窜作用的中药贴敷在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鼓舞正气、补虚助阳、温阳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预防冬季易感疾病,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是冬病夏治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疗法。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有病莫如“治未病”。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内涵,可提高大众健康防病的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