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中医专家梁院长谈秋分时节的养生之道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坐落于紫金山下的繁华市区,在这里有一位中医名专家,他师从名门,有医德更有医术,在他的门诊候诊室总是满满当当,很多患者是远道慕名而来的,说起他,他们纷纷伸出大拇哥。他就是南京太乙堂中医科首席坐诊专家梁世界院长。

今天梁院和大家聊一聊秋分时节的养生之道。

1、避凉燥

入秋之后,降雨减少,湿气去而燥气来。初秋气温高,则燥而热;深秋气温低,则燥而凉。秋分过后,人们易出现鼻咽干燥、口舌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及发痒、便秘等一系列症状。

“燥则润之”,想要预防秋燥,大家不妨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如香蕉、梨、葡萄,以及蜂蜜、银耳、百合、核桃、芝麻、红枣等滋润之品。外出时,可使用较为滋润的护肤品,避免皮肤干燥。另外,秋分过后,气温骤降,大家应及时添衣,避免感冒。做好脚部保暖,晚上回家后可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

2、畅情志

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草凋零后,易产生抑郁情绪。秋季,人们需要情志调理,可以经常“笑一笑”。“常笑宣肺”,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调节作用。经常晒太阳,适度增加户外锻炼,能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此外,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避免自我封闭,也有利于改善情绪。

3、调饮食

秋分过后,饮食应温和清淡,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应戒烟限酒。晨起时,可煮一些滋润的粥类,选择枸杞、百合、山药、茯苓等容易消化的滋补食物,让身体机能适应从夏热到秋凉的过程。做到“减辛增酸”,少吃葱、姜、韭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梨、葡萄、醋等酸味食物,以生津润燥。

4、适劳逸

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调养肺气,改善脏腑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大家也要注意,秋分时节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耗损阳气。

在天高云淡时,中老年朋友可以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骑自行车、慢跑、登山等。伸展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收敛心神、防止疲乏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凉风中停留,以防着凉。

5、慎起居

秋分过后,天气转凉,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以防秋乏。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秋分时节,早晚温差大,大家应关注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需要提醒的是,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防护不当容易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使人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此外,“胃不和则卧不安”,大家在睡前不要吃东西、喝茶,要保持心情平和,以免发生失眠。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