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湿热交加的时节该如何养生?

古人认为,炎热的夏季,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故有伏天之说,在这个湿热交加的时节,做好这几件事很重要~

起居:晚睡早起

夏季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晚睡早起但因为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故而应该养成午睡的习惯。

午睡的时间无需太长,半小时左右即可。

如果因为天气炎热而出现睡眠障碍可尝试下面这款夜交藤安神粥,对安眠有上佳的效果。

做法:取夜交藤30g、小米50g、大枣4枚、蜂蜜适量,夜交藤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加清水1000ml,煎取药汁约500ml,加小米、去核大枣煮成粥,后入蜂蜜,晚睡前一小时趁温热服食,连用7天为一疗程。

饮食:温凉适度

三伏时节,气温高且湿气大,闷热难耐而大汗频出,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避免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另外,长夏又是湿热多雨的季节,而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更应注重保护好脾胃,可选择食用赤小豆、扁豆、绿豆、意米、百合、荧实、筷苓、莲子等夏季调养之品。

运动:缓慢少汗

暑热伤津,所以夏季运动强度要适当降低,活动量也应适当减少一般来说,运动时间30~60分钟为宜。要多做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等。

情志:快乐舒畅

三伏时节要保持快乐舒畅,不要动怒,心胸宽阔,精神向外,要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可以通过听舒缓的轻音乐、闭目养神或静坐沉思缓解不良或烦躁的情绪当遇到不痛快的事情时,切忌大怒因为情绪波动太大,伤心更伤身的方法是回避,暂且搁置,等冷静后再去处理。

保健:冬病夏治

夏天的阳气旺盛,也是人体适宜扶阳的季节。阳气充足了,到了秋冬季节疾病就不容易复发或加重,“冬病夏治”即根据此理。“冬病夏治”不仅可以穴位贴敷,还可以内服中药。

治疗的疾病也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对心血管疾病、脾胃疾病等亦有良效。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