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夏季降温,试下酸敛法吧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对老北京人来说,夏有酸梅汤、冬有糖葫芦,是孩童时期的快乐。这种传统饮料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清朝,诗词里便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也难怪它能风靡几百年,夏天炎热难耐时,酸梅汤是解渴的:孩子捧着碗一口口抿,每喝一口渴就少一分。干完活儿的大人喝了,遍身大汗都收了,整个人顿时觉得清凉,“降温”效果一点不输给冰镇饮料。它能有这种作用,还要归功于汤里几种酸味的药材,尤其是乌梅。

酸梅汤流传的过程中也经过几番改良,不变的是其中必用的乌梅。这可不是平时所吃的“梅干”,而是要到药铺里才能买到的材料。用它熬成的梅汤,才具有止渴生津的功效。

乌梅治疗“口渴”的作用原理很。生津解渴的药材中,多数是滋阴类的,例如麦冬、玉竹、熟地等等,干瘪瘪的乌梅既没有这些药材的甜味,吃起来也不像它们那么水润,却能让口舌里涌出津液来,这就是“酸敛”的作用。

尤其在夏季,人们的口渴是因为汗出太多,津气消耗所致,乌梅能够地收敛散在外头的气血,使津液“重回”体内,止渴效果与众不同。

此外,酸梅汤确实还有很好的解暑功效。高温的季节里,人总容易觉得身上摸起来发热发烫,呼出来的气也是热的,但量了体温往往又是正常的,这就是“暑热”。而乌梅的“酸敛”,能够收敛体表的“虚热”,因此喝完酸梅汤,人就会觉得非常舒服,心浮气躁也减少了几分。

而且这种酸敛法,和冰镇饮料的“寒降”还不一样,既避免了寒凉伤及脾胃,又能减少夏季元气的消耗,是充满中医智慧的“消暑法”,适合脾胃虚弱的老人小孩喝。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里,不妨也用起来呀。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