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南京太医堂特邀专家戴春海以脏腑之性治疗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细胞免疫及补体参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肌群易疲劳,活动乏力,呈晨轻暮重现象,部分因口咽肌和呼吸肌受累,极易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严重者危及生命。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70~74岁年龄段多见,女性发病率略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以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胸腺切除以及生物制剂为主要干预措施,但仅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存在胆碱能危象、皮疹等不良反应,停药则容易复发,造成经济负担重,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制约。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睢目、睑废、胞垂、视歧、上胞下垂、痿证等范畴。病位在筋脉肌肉,五脏虚损为本,尤以脾肾肝为主。历代医家从脏腑、湿浊、经络角度入手,临证采用健脾益气、补肾养肝、清利湿热、通调经络等方法论治重症肌无力。戴春海主任认为,重症肌无力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损,肝肾不足。上睑属脾,脾主升清,若脾虚气弱,升清无力,则上睑下垂,抬睑无力。脾主肌肉,脾虚气血化生不足,四肢躯干颈项部肌肉失其滋养,则四肢痿软,颈项部肌肉无力。脾属五行之土,受金、木、水、火四行制约,其运化水谷水湿功能如常,有赖于肝肾精血滋养,肾中元阳温煦。在治疗上,根据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顺应治脾宜升、治胃宜降的用药规律,灵活运用甘温升阳、益气健脾之品,并随证配伍和胃降逆、调理气机之药,临证善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即是呼应此意。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