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冯淑娟每天一碗健脾早餐,吃走湿气

“十人九湿”,尤其在岭南地区的春夏季节,“湿气重”会很常见。湿气是中医致病邪气中的一种,也是难缠的一种,一旦被发现往往都侵入已久,并且像是扎了根一般“呼朋唤友”,导致身体成为百病滋生的“温床”。因此有“一湿难除”“湿为百病之源”等说法。

通常,湿重的人可表现为大肚腩、易犯困、身体沉重、头发经常出油、脸部眼部浮肿、舌头胖大、舌苔白腻、食欲差、口中苦涩、大便不成形等等,而我们一旦被湿气所缠身就很难去除。

这除了湿气本身的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饮食不节!从这个角度来看,身体里甩不掉的湿气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既然湿气是“吃出来”的,那什么样的食物会生湿呢?

容易生湿的食物可以简单概括为“肥甘厚味”,也就是油腻、甜腻、味道重的食物。此外,质地“黏腻”的食物,如元宵、粽子、年糕之类的食物也容易生湿。可能还有人会说:“我平时饮食很清淡,也很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什么还有舌苔厚腻这种‘湿重’表现呢?”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你吃了过多的寒凉食物。中医说的“寒凉”,一是指温度,比如冷饮、冷食、生冷水果等;二是指性质,比如中医的清热药、西医的抗生素,或是近期输过液。

温度上的“寒凉”大家好理解,性质上的“寒凉”又是什么呢?

中医讲“湿为阴邪”,清热药、抗生素的性质寒凉,过度使用会损耗阳气,使体质变得虚寒,湿气就更容易留存在体内。输液生湿则是因为短时间、大量地输进药液会加重身体的运化负担,那些不能及时被运化的药液停滞下来就成了“湿”。与此同时还会有胃口差、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这也是湿气伤脾的表现。

要想去除湿气,除了调整生活方式,还要健脾。通过健脾,使脾气储备丰厚,就算偶尔摄入超标,或者不得不吃寒凉的药物,脾气也能顺利应对。

在中医的诸多治法中,健脾容易落实在生活中,因为很多健脾的食物多是药食同源、药食两用的。因此,吃出来的湿气,也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慢慢化解它。

八珍粉由八味珍贵的药材组成,分别是:dang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薏苡仁50克,莲子肉50克,芡实50克,白扁豆30克,山药50克。把这些药材打成细粉,每次吃10克左右。既能补虚,又能帮助消化。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