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产生肿瘤后,病邪会进一步耗精伤血,损及元气,导致面削形瘦,气血双亏。正衰则邪盛,致使癌瘤进一步扩散。故此戴春海强调此时临床上宜治以调补正气、扶正补虚,通过扶持正气来恢复机体免疫功能,调动并激发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以此来实现治疗局部治瘤的目的。如果一味以峻烈猛药攻伐,可容易出现“瘤未灭人先亡”结果。
戴院长认为补全身之虚的时机有三个:
1、手术后
手术后采用中医药进行应以益气、活血、解毒为主的治疗,以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转移。
2、化疗期间
此时进行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可以减少化疗毒性,提高化疗完成率,提高化疗。
3、放疗期间
这个阶段处用中医药进行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可以减少放疗毒性,提高放疗,增强机体功能。
在扶正补虚的过程中,应重视保护胃气。因为脾胃者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认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只有当脾胃之气正常时,才能滋养元气,如果胃气虚弱,元气亦不能充,诸病由是而生。故此戴春海认为肿瘤治疗只有在脾胃健旺的情况下,才能使得正气充盛,邪气自去,进而确保后续治疗得以继续进行。
在补全身之虚的基础上,祛邪攻癌
扶正祛邪是中医肿瘤治疗的根本大法。消除癌毒是肿瘤治疗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扶正补虚、培养并激发机体抗病能力后,就要开始攻伐癌毒了。换言之,祛邪攻癌,应在补全身之虚的基础上进行。
当然在邪气猖獗正气不虚情况下,当以攻邪为主,积极主动,尽一切努力遏制癌毒的发展,达到邪去则正安的目的。此时如果一味扶正,由于癌毒的迅猛攻击,不仅正气难以扶持,还失去了祛邪的时机。
“总之扶正补虚与祛邪攻癌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扶正要掌握一个原则:不能姑息养奸,延误治疗;攻邪不能伤害正气,以至于雪上加霜,留下遗憾。”戴春海院长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