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这些肠息肉或许不会癌变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冯春祥主任医师
冯春祥|主任医师

中医科

大肠息肉是指发生于大肠黏膜的各种局限性隆起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冯春祥医生讲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消失后可自行消失,通常不会癌变,定期即可。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1.淋巴性息肉

淋巴性息肉又称为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的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较女性多见,病灶多位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

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毫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其组织学变化与淋巴性息肉相同。

2.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是由于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疾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息肉直径多在1cm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

3.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常见的类型,又称为化生性息肉。息肉多分布于远侧结肠,直径很少超过1cm,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这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对少见。

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通常不发生恶变。

4.幼年性息肉

这种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此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对于这几种“非肿瘤性息肉”来说,可以定期进行,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处理”,如果发现息肉较大,或者导致便血、便秘、腹痛等不适症状,还是应该及时手术切除,然后进一步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体积较大的肺肿瘤性息肉,也有腺瘤化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

热门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