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三叉神经引起哪些痛

早些年患者在临床看病的时候,三叉神经痛与牙痛混淆的问题为多见,因为这两者的症状基本上一模一样,有些患者常常是三叉神经痛,却被认为是牙痛,拔完几颗牙以后疼痛还存在;有些患者是牙痛,又被认为是三叉神经痛,做了很多治疗,服用了大量的药物,疼痛还是存在。顿时,感觉进入了疼痛的套路里了。那我们怎么去区别三叉神经痛和牙痛?

一、什么是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是面部粗大的一对颅神经,是一对混合神经,既有管理感觉的纤维,也有管理咀嚼肌运动的成分。

而重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头面部的感觉信息,往回传入脑中,再经一系列中继站,由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感知。

所以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内的神经纤维,如果出现“损害性”病变,那么就会觉得面部感觉减退,打脸都不疼。

但是临床上,其实更常见的三叉神经病变是“刺激性”或“冲动性”病变。那么,就算不怎么刺激头面部,仍然会向大脑传达痛觉信息,不打脸都疼。

顾名思义,三叉神经可以分成三支。大家可以用拇指和小指勾住耳朵,竖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指尖向前并撑开,大概就是三叉神经三个分支的支配方向。从上到下分别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

二、痛起来有多要命

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理是一种周围神经病变,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神经变性、炎症浸润、机械压迫等。由于神经纤维病变,使得信号传导出错,轻轻地刺激就能引起强烈的痛觉。

因为其分叉分布范围很广,一般来说,局部刺激的病灶并不会很广泛。所以,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常常局限于单侧三叉神经的1到2个分支的分布区,以上颌、下颌多见;也可表现为从一支开始痛,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

三叉神经痛多见于成年和老年人,40岁以上的患者占70%~80%,且女性略多于男性。

临床上多见于冬春季节,说明可能与气温低、面部血管收缩导致三叉神经相对缺氧有关。另外,饮食不规律、摄入B族维生素过少,易使神经缺营养,与三叉神经变性有关。

一旦发作起来,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等。

敏感的部位是口角、鼻翼、颊部或舌,这些特别敏感的部位叫做触发点或扳机点。

顾名思义,就跟打枪一样,轻扣扳机可以打出爆发力十足的子弹,轻触扳机点,也会诱发剧烈疼痛,比如刷牙、洗脸、吹风、吃饭等动作之后。

疼痛非常可怕,但是你以为就只是这样吗?想得太简单了。

由于扳机点容易诱发剧痛,所以患者常常会因为恐惧疼痛而不敢触碰到扳机点,甚至不敢刷牙、洗脸、吃饭、说话,所以口腔、颜面卫生特别差,面色憔悴,情绪低落,还会因进食少而营养不良。

三、与牙痛的区别

与牙痛不一样,三叉神经痛的症状特点是突发突止,往往持续数秒钟或1~2分钟,发作过后的间歇期又完全正常,直到下一次碰触到扳机点又发作。如此反复,可反复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

随着病程迁延,发作次数越来越多,发作时间越来越长,间歇期缩短,变成持续性发作,想想都可怕,很少会有自愈的。

容易让人混淆的是,牙痛也表现为上颌或下颌剧烈疼痛,痛起来也要人命。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多有牙髓炎、牙龈炎、龋齿等;而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疾病,是神经病变所致。

早期常常有人讲三叉神经痛被误诊为牙痛而拔掉“病牙”,其实是南辕北辙。

牙痛一般呈持续性钝痛,可因冷热食物刺激而加剧,应注意鉴别。

温馨提示,三叉神经疼痛一种常见现象,在发生时进行检查并不能明显判断,并且有相关体征出现。而导致三叉神经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免疫力低下、长时间存在不当的生活习惯、身体过度劳累等,在发病后一般通过生活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但要注意如果疾病反复并且病程较长,在发作时疼痛感更剧烈。所以对于疼痛的发作特点要知道,在出现时及时了解并且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被拖延。总而言之,请记住三叉神经痛是很少能自愈的疾病,也不是普通止痛药能搞定的。如果有典型性发作,诸如突发突止、有扳机点、发作部位、疼痛性质尖锐,就要及时到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面神经科就医!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