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测验的初衷是什么,它都测些啥内容?
和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智商测试是为了看一个人有多聪明不同,其实一开始,它的初衷只是为了筛选“智力有缺陷”的儿童。
智商,也就是智力商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测试,得出一个人的测验成绩和同年龄人成绩相比的一个指数,从而衡量一个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
发明第1张智力测试量表,并且终导致智商这一概念诞生的,是一位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
当时法国为了推广义务教育,急需一种能区分普通儿童和缺陷儿童的检测工具。在这种需求下,比奈于1905年首创了智商测试,受试的孩子除了需要填写量表,也要一一与他面试,他希望通过这个流程,把缺陷儿童和一般儿童区分开来,并给予缺陷儿童更适合他们的教育以及更多的关注。
到了20世纪初,USA的学校入学、公司招聘、移民甄别和军队征兵,都急需一套高效的方法来排除智力有缺陷的人,于是USA人接过改进智力测试的接力棒,智力测试不断进化。到目前为止,比较常见的智商测试有:韦克斯勒智商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商量表、伍德考克-约翰逊认知能力测验和考夫曼儿童智商测验。
那么这些测验究竟测试哪些内容呢?我们以韦克斯勒智商测验为例,来了解一下。它经过几个版本的更新升级,第1版出现在1949年,新版本是2014年秋天发布的第五版,是目前常用的儿童智商测量工具,经常被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应用于各地的学校和专业中心。
要不要带孩子去测智商?一个人的智商会不会变?
目前,做智商检测可以去医院或专业机构,以及在网上自行检测。由于智商测试的材料和人员都必须非常专业,需要经过特殊培训才能适用。所以,一般来说,去专业机构、医院测试会比在网上测试准确率更高。而在网上测试中,付费的又比免费的更准确。
虽然在USA、欧洲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里,智商测试虽然不是必须,但也很常见。但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智商测试往往可信度不高,波动较大,因此给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商测试并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大量研究表明,智商是会变的,不论是人群的智商,还是个人的智商,都是一个变化的值。
著名的弗林效应就指出,对于同一套智力测试题,几乎每一代人的成绩都比前一代人要好。弗林研究了数十个国的智商测试数据,发现每年分数会增加0.3分,也就是每10年增加3分。后续多年的研究证实,全球范围内都存在智商提升的趋势。
弗林效应可能与儿童时期营养的改善、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感叹“现在的小孩太聪明了”,这可能就是我们对“弗林效应”直接的感受了。
另外有大量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智商也是会随着年龄变化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智商的影响尤其显著。
上一篇:达州儿童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医院
下一篇:达州注意力培训机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