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静
副主任医师
武汉仁安眼耳鼻喉医院
眼耳鼻喉科
鼓膜又称耳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由上皮层、纤维层和黏膜层构成,位于中耳鼓室与外耳道交界处,构成鼓室的外侧壁,由其将外耳道和中耳腔进行分隔,并阻挡保护外耳道的异物,细菌等进入中耳腔,在听觉传导的过程中,鼓膜的结构能使传入的声波增益,补偿了声音传入时所产生的衰减。
鼓膜穿孔多数是由外伤或者是炎症导致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耳部疼痛、外耳道损伤出血以及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致病原因不同,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区别,治疗也有所区别。
如果是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有些患者会出现突然的耳朵疼痛、听力下降伴有耳鸣、外耳道出现少量的血迹;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耳内闷胀感、头晕、恶心,甚至是呕吐等症状。治疗时一般要避免外耳道进水污染,防止中耳腔发生急性炎症,一般情况下1-3个月鼓膜穿孔大多可以治好。
如果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耳部疼痛、外耳道流脓、听力下降及耳鸣等症状,还有出现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上首先要用双氧水来清洗外耳道和中耳腔的脓性分泌物,然后滴氧氟沙星滴耳液浸泡患耳;要口服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炎症。同时还要避免患耳进水,预防感冒。
如果是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一般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多数症状是患耳的听力下降,可能会伴有耳鸣症状。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多数是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
下一篇:耳石症应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