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肝病,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应该是肝炎。因为它是一系列肝脏发炎的一个疾病统称。但其实,造成肝脏发炎的原因非常多。在肝脏疾病入侵身体之后,会引发各种不良症状。如果没有采取合理措施控制肝脏疾病发展,有可能在肝脏病变加重过程中,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
常见的慢性肝炎主要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等,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的。若不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不断攻击肝脏,健康的肝细胞会不断遭到破坏,肝内结缔组织就会异常增生。由于肝细胞不断被破坏,肝脏不断自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终将会诱发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迈向肝硬化的重要步骤,若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可逆转。若继续纤维化,肝脏结构就会紊乱,肝细胞会出现结节样再生,肝脏正常结构和供血会遭到破坏,会逐渐变硬,出现肝硬化。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也就是肝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的阶段,不过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等到察觉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成为失代偿期,也就是肝功能完全丧失的阶段。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实质器官,当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此时人体各项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免疫系统濒临崩溃,免疫力极差,无法及时识别和消灭体内尤其是肝脏内的变异细胞,进而发展成肝肿瘤。
控制肝病,需积极地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不熬夜,不暴饮暴食,不过劳,不懒,合理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作息有规律,保持良好心情。
防范肝肿瘤,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不要等到身体有不适再去,无论是肝硬化还是肝肿瘤,早期症状都不明显,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慢性肝炎患者每年至少查一次肝功能、AFP、肝脏超声,必要时可进行核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