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溶血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5-14 08:42:44
发布时间:2025-05-14 08:42:44
新生儿溶血需立即就医,常见原因包括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感染因素及药物诱发,治疗手段涵盖光照疗法、药物干预、输血置换、免疫球蛋白注射及病因管理。
母婴ABO血型不符时,母体抗A/B抗体会攻击胎儿红细胞。确诊后采用蓝光照射降低胆红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抗体,严重者需换血治疗。监测黄疸指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是关键。
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可能引发严重溶血。产前预防需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进行双倍量换血,配合白蛋白输注结合游离胆红素,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
G6PD缺乏症等遗传病易诱发溶血。避免接触樟脑丸、蚕豆等氧化剂,急性发作时静脉补液碱化尿液,输血选择G6PD正常供体,长期管理需补充叶酸维持造血功能。
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感染会导致获得性溶血。针对病原体使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或磺胺类药物,同步进行血浆置换清除毒素,严重贫血时输注辐照红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磺胺类、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药物性溶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滴注碳酸氢钠防止肾小管堵塞,重度贫血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必要时进行血液灌流清除药物抗体复合物。
溶血患儿护理需维持室温24-26℃减少耗氧,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忌口诱发食物如蚕豆。恢复期每日监测皮肤黄染变化,按医嘱补充维生素E保护红细胞膜。出院后定期复查网织红细胞计数,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溶血危象,接触性传染病患者需隔离防护。辅食添加选择低敏高铁食材如猪肝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代谢产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