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什么遗传病
发布时间:2025-05-06 13:18:02
发布时间:2025-05-06 13:18:02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基因突变、垂体发育异常、围产期损伤、肿瘤或特发性原因导致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
约5%-30%病例与遗传相关,涉及GH1、GHRHR等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均可发生。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需终身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如诺泽、健豪宁,配合定期骨龄监测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垂体发育不良或空蝶鞍综合征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MRI检查可见垂体结构异常,治疗采用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剂量需根据体重调整,青春期前每年增长8-10cm为有效指标。
臀位分娩、产钳助产等可能损伤垂体柄。这类患儿常合并其他垂体激素缺乏,需同时补充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注射建议睡前皮下给药,模拟生理分泌节律。
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压迫下丘脑-垂体轴。手术切除后可能需激素替代治疗,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垂体功能。对于放疗后患儿,生长激素使用需评估肿瘤复发风险。
约50%病例无明确病因,可能与下丘脑功能调节异常有关。诊断需满足两项激发试验阳性精氨酸、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治疗期间每3-6个月评估身高速度、IGF-1水平。
患儿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1.5-2g/kg,优先选择鱼类、乳制品;避免高糖饮食以防胰岛素抵抗。适宜进行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糖、脊柱侧弯情况,青春发育期需调整剂量。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改善社交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