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力异常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发布时间:2025-05-03 05:44:53
发布时间:2025-05-03 05:44:53
产力异常分为协调性宫缩乏力、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协调性宫缩过强、不协调性宫缩过强、急产五种类型。
协调性宫缩乏力表现为宫缩强度弱、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多因产妇疲劳、精神紧张或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导致。处理方法包括调整体位为侧卧位,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必要时采用人工破膜刺激宫缩。胎心监护需持续进行,若产程停滞超4小时需评估剖宫产指征。
不协调宫缩乏力特征为宫缩极性倒置,宫底收缩弱而下段强,常见于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需立即停用缩宫素,给予哌替啶100mg肌肉注射调整宫缩节律。配合导乐分娩减轻焦虑,若合并胎儿窘迫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协调性宫缩过强指宫缩频率>5次/10分钟但节律正常,多与缩宫素使用过量相关。立即降低输液速度,给予硫酸镁4g静脉推注抑制宫缩。建议分娩镇痛减轻疼痛刺激,监测宫颈情况预防急产发生。
不协调宫缩过强表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可能因粗暴阴道操作引发。处理采用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解除痉挛,配合吸入笑气镇痛。出现病理性缩复环时,需即刻行剖宫产术避免子宫破裂。
急产指总产程<3小时,宫缩强度可达200mmHg以上。重点预防产道撕裂伤,做好会阴保护。新生儿需检查有无颅内出血,产妇产后观察2小时以上,及时缝合会阴裂伤。有急产史者下次妊娠需提前入院待产。
产力异常期间建议少量多次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维持体力,宫缩间隙进行拉玛泽呼吸训练。分娩后24小时内开始低频电刺激促进子宫复旧,每日温水坐浴2次配合康复锻炼。哺乳期补充铁剂30mg/d预防贫血,产后42天复查盆底肌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