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增生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10-15 13:15:00

非典型性增生是病理学的名词,指的是病变处的黏膜与周围黏膜不一样,常见于上皮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多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而且核大,但也可发生于腺体上皮,可能是炎症刺激、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非典型性增生可发生于皮肤或黏膜表面的被覆盖的上皮,但有时也可发生于腺体的上皮,多是由于上皮细胞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所导致的异乎常态的增生,一般多表现为增生细胞形态多样,但有些患者会出现核大,或者是正常核分裂现象,是从良性改变到恶性改变的一个中间屏障,该情况属于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但不足以诊断为癌前病变,也可能是炎症刺激导致的。

非典型性增生可发生于皮肤或黏膜表面的被覆盖的上皮,但有时也可发生于腺体的上皮,多是由于上皮细胞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所导致的异乎常态的增生,一般多表现为增生细胞形态多样,但有些患者会出现核大,或者是正常核分裂现象,是从良性改变到恶性改变的一个中间屏障,该情况属于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但不足以诊断为癌前病变,也可能是炎症刺激导致的。

对于出现非典型性增生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行相应的治疗,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