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吃零食手脚烂了,该不该给宝宝吃零食

发布时间:2024-06-01 11:28:26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特别爱吃零食,为此家长们也伤透了脑筋,因为自己家的孩子爱吃零食而对正餐减少了摄入量。儿童适当的吃一些零食对身体比较有好处,但是过多吃零食的话,可能会造成肠胃系统紊乱问题出现。并且部分家长发现自己小孩子因为喜欢吃零食导致手脚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宝宝为什么喜欢吃零食

吃零食是辅助正餐的一种进食方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愉悦、欣慰的享受,也是为其补充能量和某些营养素的一个途径。而偏好某种小食品、过量进食将影响正餐的摄食量,扰乱消化系统的规律活动。经常过量吃零食会导致营养失衡,妨碍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不必拒绝儿童吃零食,而应顺势利导为儿童选择适当零食,以补充儿童生理性消耗及部分营养需要,但要避免选用含油脂高或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少选油炸、膨化食品及糖果。

该不该给宝宝吃零食

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手脚不停的活动着,消耗大量热能。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研究表明,儿童恰当吃一些零食会营养更平衡,是摄取多种营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所以爱吃零食并不是坏习惯,关键把握一个科学尺度。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不要太甜、太油腻。

宝宝吃零食的三大原则

原则1:不要让零食喧宾夺主

许多儿童零食不离口,走路时吃、做作业时吃、看电视时吃、聊天时还吃。这样吃零食不仅影响了正餐,甚至还以零食代替了正餐。

我们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是有规律的。当进食食物达到一定数量后,胃部就会出现饱足感。此时,我们对食物就不会再有欲望。过一段时间之后(一般2~4个小时),胃里的食物基本排空,胃肠就要加快蠕动,胃液、肠液和胆汁就要加快分泌,这就给大脑发出了信号——我饿了。此时,人就会出现饥饿感,我们就需要进餐。但对那些零食不离口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胃里不断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正餐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就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工作节律被破坏,消化功能紊乱,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原则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

两餐之间,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离正餐时间已有2个多小时。由于儿童代谢较成人快,此时,他们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饥饿感。如果能够让他们适量地吃些零食,就会起到防止饥饿和增加营养的作用,也不会出现影响正餐进食的情况。

原则3:选择有营养的食品

要选择富有营养的食品作为零食,如牛奶、酸奶、水果、蛋糕、肉松、牛肉干等。各种薯片、话梅干、果冻等食品营养价值比较低,不宜长期作儿童的零食。

自制零食精选推荐

1、香甜布丁

自制的蛋奶布丁、水果布丁等,含糖少且富含蛋白质,比糕点店中卖的更健康,同时,不会像果冻那样存在误吸入气管的危险。

2、杂粮集锦

蒸或烤后去皮的红薯、土豆、南瓜、芋头、玉米、自制爆米花等固体食物;以及杂粮粥、绿豆沙、营养谷物圈圈、营养麦片、燕麦牛奶羹等汤羹类。

3、糕糕团团

自制的小豆沙包、小窝头、紫米糕、枣发糕、果料发糕、什锦饭团(豆沙、枣泥、水果、蔬菜、鸡蛋、红薯、奶酪、虾米等都可以做成饭团的馅料),都可以有效补充宝贝的体力消耗。

4、营养小饼

无论红薯、土豆、玉米、芋头还是山药(都需先蒸熟),甚至是米饭,都可以作为制作小饼的原材料,少量加些面粉、调料、生鸡蛋调匀,还可以加入肉泥、虾蓉、碎菜等,用少许植物油将两面煎至金黄即可,无论直接食用还是蘸酱吃,都是宝贝的最爱。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