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原因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腹泻
发布时间:2024-03-15 16:27:04
发布时间:2024-03-15 16:27:04
很多的孩子患上了腹泻,那么怎么治疗小儿腹泻,这一直困扰着家长,下面就让中医教您怎么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的原因
1、喂养过量或喂养次数过多。有些爸爸妈妈,怕宝宝饿到了,就经常给宝宝吃得太多,或者是增加了一天的喂养次数,导致宝宝肠胃消化不良。
2、夏天吃过多地饮料,或者护理宝宝的家长给宝宝冲奶的水是凉的,都会使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加重,最直接后果就的导致腹泻。
3、饥饿。饥饿也会使婴儿腹泻,当喂养不定时,会使宝宝的胃肠道不能定时分泌消化液,从而降低机体功能。
4、宝宝食物和餐具污染。这也是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食物和奶瓶消毒不完全,婴儿吃了带有细菌的食物,引起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奶瓶跟餐具消毒显得很重要,还有宝宝玩耍的环境,要卫生,宝宝喜欢用口来认识东西,所以宝宝能接触到的东西要经常清洗。
5、婴儿感冒,或者有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时,也会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症状。
6、宝宝内在因素,如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能力比较差,消化系统也还没有成熟,抵抗感染能力比较差。
7、病毒感染,只要以轮状病毒最常见,还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这些病毒感染肠道后就会引起腹泻。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话,宝宝腹泻的同时,还有发热。
8、长牙期间。有些宝宝长牙期间也会发烧低烧并且腹泻,但宝宝精神状态好。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腹泻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将秋季腹泻分为以下3型:
风寒证初起症状多表现为风寒证,可见发热,鼻塞,流清涕,大便清稀、颜色淡黄,舌淡红,舌苔薄白。
脾虚证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时常出现脾虚证。这时,大便时而清稀,时而呈糊状,孩子食欲不振,面黄形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气阴两伤证若暴泻,腹泻次数和大便中水分比较多,常易出现气阴两伤证。可见泻下过度,大便质稀如水,精神萎软,目眶及囟门(1岁以下孩子才有)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方药
秋季腹泻比较多见的证型是风寒证,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有藿香、苏叶、茯苓、泽泻、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马鞭草、铁苋菜、生姜等(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应在中医生指导下应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气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连续服用3~5天。
病程迁延,证属脾虚泻时,可选参苓白术散或七味白术散加减,常用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丁香、诃子、黄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块,用开水调成糊状,每日2~3次,可连续服用10天左右。
出现气阴两伤证候,可选用人参乌梅汤加减,常用药有人参、炙甘草、乌梅、木瓜、莲子、山药等。
饮食疗法和外治法
对不愿服中药的患儿,饮食疗法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途径,风寒泻可用薤白30~60克,洗净切碎,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3~5天。脾虚泻可用糯米30~50克,莲子、山药各10克,红枣10枚,煮粥服食,或用芋艿、薤白各30~60克,洗净切成块,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5~7天。
药物外治方法因方便易行,也可以选择运用。风寒泻、脾虚泻的患儿都可以用吴茱萸、葱白等份捣烂,以食醋调成糊状,敷肚脐,以胶布固定,1~2日换药1次。或用温开水将五倍子、肉桂、冰片各15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并加热熨。另外,还可用丁香2克,吴茱萸30克,胡椒30粒,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次取1~3克,以醋调成糊状,敷贴于脐部,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