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返回人员需要隔离吗?疫情返乡要报备吗
发布时间:2021-08-31 14:48:19
发布时间:2021-08-31 14:48:19
对于想要回家过年的人来说最近一定是比较纠结的,因为在国内疫情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各地的政策随时有变,其中四川外地返回人员需要隔离吗,四川疫情2021返乡通知,四川疫情防控最新通知,这些问题都是很多网友关注的,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四川外地返回人员需要隔离吗
近日,有网友在问政四川询问,在外地工作,预计2021年1月二十左右返乡四川,请问到时候能回去不?针对这个问题,南部县卫生健康局回复如下:
1.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查验防疫健康码和大数据行程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建议其如无必要,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2.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须持有到达目的地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到达目的地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及时排查。
3.目前国内存在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根据你回来时疫情变化情况是否需要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请根据你返乡时间提前拨打南部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咨询。
返乡人员要隔离吗?
四川疫情状况不严重,不过也要引起重视,最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在病例都集中在成都,成都政府更要严厉防控。提醒大家,四川成都发布通告,疫情期间返乡人员必须要接受核酸检查,做好疫情登记防控工作。如果是从外国返回,还需要接受14天的隔离。
1.四川疫情返乡要报备吗?
从中高风险地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入(返)川时,要主动配合健康码查验,返回后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
2.疫情返乡回四川需要什么手续?
需要开返乡证明,在所在社区就能办理。
2021四川对返川人员新规
1月9日,省政府发布《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印发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的通知》,要求严控聚集性活动。暂停马拉松、营业性演出等人员密集聚集型活动。
对于返川人员:
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严格落实“14+7+7”隔离要求。省外口岸入境人员在首站执行完14天集中隔离后,入(返)川时必须严格落实后续“7+7”管理要求(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再7天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川人员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至少2次核酸检测;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人员入(返)川,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提供的,立即在首站地实行全闭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自由流动。
对其他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入(返)川人员,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可自由通行,严禁擅自采取集中隔离管控、劝返等措施。
突出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
落实飞机、列车、长途汽车、水路客运实名购票、对号入座,严格控制列车超员率。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实施进站人员体温检测、扫码查验,鼓励提供手消毒剂。机场、车站、码头等要设置留观站。对工作人员及乘客接触的区域及设施设备每日至少消毒1次,若出现发热人员,立即进行消毒。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监测,上岗前和下班后分别开展体温监测,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就诊,上岗期间应佩戴口罩。所在区域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加大消毒频次,延长室内通风时间、降低载客率,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减少或降低客运班线航线。
四川省2021年春节期间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学精准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严格落实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全省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实行四级包干。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级网格包干体系,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对疫情防控不力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二、落实精准防控要求,做到“五有一网格”。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即: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人员到户、到人,做好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
三、加强返乡人员管理,实行四个全覆盖。信息摸排全覆盖,村(居)民委员会要提前掌握返乡人员信息,动员就地过节。登记造册全覆盖,返乡人员抵达居住地后要立即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报备,做到登记无遗漏。申领“四川天府健康通”全覆盖,村(居)民委员会要引导返乡人员主动注册使用。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全覆盖,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的返乡人员,从事冷链食品、隔离场所、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海关和口岸、国际航空等高风险行业的返乡人员,抵达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每天向包户干部报告体温和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置。鼓励上述高风险行业返乡人员出行前开展核酸检测。
四、做好重点人群管控,实行分类管理。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排查出的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和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离返乡人员,应立即报告县级应急指挥部,由县级应急指挥部统一分类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不少于2次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的返乡人员,查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提供的,立即在当地实行全闭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自由流动;对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离人员实行后续7天居家医学观察以及7天不参加聚集性活动管理。
五、严格居家医学观察,做到三个落实。落实健康监测,村(社区)干部和医务人员监督居家医学观察人员不得外出,每日进行2次体温测量并记录,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全闭环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落实生活保障,村(社区)干部保障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隔离期间生活物资采购需求。落实垃圾消毒措施,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生活垃圾专袋封装,做好消毒。
六、严控聚集性活动,实行三个不举办。不举办群众性庆祝庆典、聚集性展销促销等活动。不举办坝坝宴,提倡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内、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新风尚。不举办聚集性宗教和民俗活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各地切实加强茶馆、麻将室、游戏室、村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场所的严格管控。
七、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做到三个规范。规范服务行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村卫生室(站)、个体诊所、门诊部、药店不得出售退烧、止咳等药品,不得收治发热、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患者;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信息报送,落实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如有上述症状患者到村卫生室(站)、个体诊所、门诊部等就诊,就诊机构应立即采取留观措施并做好登记,1小时内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规范患者转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就诊机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将患者就近转运至设有发热门诊、发热诊室或发热哨点的医疗卫生机构。
八、结合“五清”行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组织开展逐村逐户清生活垃圾、清厕屋便池、清水源水体、清畜禽粪污、清农业生产废弃物“五清”行动。加强超市(小卖部)、餐馆、农贸市场和宗教场所等环境卫生整治,垃圾每日清理消毒。对公共厕所、健身场地、集体活动室等公共场所配备专人进行管理,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消毒频次,每日至少消毒1次。
九、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百日大宣传活动”,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栏、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佩戴口罩、错峰返乡、配合查验、减少聚集流动、勤洗手通风、科学就医、拒传谣言,不网购进口冷链(冷冻)食品。
十、开展应急处置培训,做到快速响应。县(市、区)应急指挥部要组织开展县、乡、村三级疫情防控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疫情发现、信息报告、疫点管理、人员转运、核酸采样、环境消毒等工作流程,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响应,最短时间控制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