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易感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与肺结核有哪些区别

发布时间:2021-08-18 14:44:38

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的形势逐渐平息,当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之势已确定,大至国家小至公民,都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与之抗争的疫情。

然而,需要我们长期抗争的传染性gg疾病中,另外一种疾病却从始至终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仅仅2018年,中国的新发病人数为823342例。这个醒目的数字会随着每年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传播到世界各地,唤醒人们对这个死灰复燃的「白色瘟疫」的全新关注。

受新冠病毒肺炎影响,2020年3月24日世界结核病日主题被设定为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这题中之义包含着的便是增进公众科学看待这种具有潜在强大杀伤力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8万vs80万,有可比性吗?

作为国家的乙类传染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首例被发现一直到3月21日,在中国境内共有确诊病例81417例,累计死亡病例3261例。

另外一个颇值得对比的数字是,2018年中国肺结核发病人数为823342例。

一个感染人数是八万多,一个每年新发确诊患者为八十多万,这两个数据以及这两种疾病之间有可比性吗?一个是突发的新型病毒,一个是影响人类数千年的强大细菌,医学界和公众应该从这次突发事件中探索出新的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更有效的方案吗?

忽略疾病的杀伤力和疾病的影响范围及持续长度,单纯去考虑疾病确诊患病人数,这样的对比是缺乏实际意义的。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定点诊疗医院都是原有的传染病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而诊治结核病的定点胸科医院几乎就成为了疫情筛查防治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同样作为传染性疾病且主要侵袭部位为肺部,而且以呼吸道传播为主,且有较为容易混淆的症状的两种疾病,很多原来并没有筛查和确诊过的隐形结核病患者在这次疫情中会更加注意到自己平时潜伏的一些症状。长期的咳嗽、间歇性的低烧,有一些因相似症状前往医院筛查就诊的人群中,就有一部分被筛检成为结核。大多数患者内心会庆幸好在不是新冠肺炎,然而,确诊为结核却也意味着他们将要面临的也许是更加长期的战役。

实际上,从专业角度去区分两种疾病的难度并不大,因为两种疾病从病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潜伏期、治疗方法上都有明确可辨识的差异。如果从传染病的几个最核心要素来分析的话,两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最接近的,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而新冠的传播途径目前来看更多也更加无孔不入,官方给定的传播途径是:直接传播(咳嗽、喷嚏、飞沫等)、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而且,无论是明确为新冠肺炎的确诊感染者还是潜伏的感染者,均具有明确的传染性。从这一点上来讲,肺结核的传染源并非是结核杆菌的所有携带者,而是排菌的也就是开放活动期的结核病患者。

公众对新冠病毒肺炎的一度恐慌和担忧,是因为病毒本身的不可知和不明确,而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结核病肆虐的时代,早在两千年前,结核病就波及到了大数量的人群和地域,直到1882年发现结核菌,1897年确定了传染途径,1921年发明了卡介苗作为结核病的疫苗,以及20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针对结核病的几种药物逐渐被发明,人们与结核病作斗争的历史才算是有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结核病远没有被消灭,它还大范围地存在于人群之中,更值得反思和关注的是,无论是未患病的公众还是已经确诊的患病群体,对结核病的认识程度都远远不足以对抗甚至消灭这种疾病。因此,这超过80万的数字才会如此的震彻人心。

目前新冠肺炎的绝大多数确诊患者都已经被治愈,某种程度可认为解除警戒和危险,但结核病患者一旦经过病原学和病理学的确诊,所要面对的是至少半年的严苛且规范的治疗,如果治疗期间患者不能遵从医嘱规范治疗或者在症状稍有缓解后停止治疗,就会有极大的可能性让结核卷土重来,而结核菌卷土重来之时,便是变强大之日,因为原有的药物并不能发挥作用,大量的抗结核的药物对耐药的结核患者来说几乎毫无功效,结核菌会自己迭代,自我升级。

结核杆菌在数千年与人类较量的过程中并未失去战斗力,它们变异,它们选取不同的人群进军,它们会漫长地潜伏,直至等到宿主虚弱的那一天再狠心袭来,让一些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几乎惨败到溃不成军。

我们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结核的狡猾和难搞,最能被了解和感知的人群,应该就是结核患者了。

这次疫情你会害怕吗?会不会有更多担心?

是的,作为结核患者,其实我们在这次疫情中一方面和大家一样紧张,但关心的是,肺结核患者存在的基础的肺部损伤情况,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比其他人更易感?

这是在采访结核患者的过程中,被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

同样有这个疑问的,恐怕还要包括一些在这次疫情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结核病患者。李伟(化名)是这被确认的患者之一,他所在的城市山东省青岛市设立了两个定点医院,李伟在青岛市胸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确诊为新冠肺炎之后,他并没有想到会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前从未接受过相关检查的他,又被确诊为肺结核。所幸的是作为轻症患者,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后他经两次确认后被告知新冠病毒肺炎已经治愈,但是需要经过长达半年的结核规范治疗。

李伟也曾疑惑,是因为自己是一直是没被发现的潜在肺结核人群才成为了新冠病毒肺炎的中招者吗?

对于这个问题,同样接诊过同患两种疾病的几位医生给出的答案是接近的。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青岛市胸科医院筛查并确诊的39个新冠病毒确诊患者中仅有1位是确诊为结核的病人。尽管患者有这样的疑问,但从专业角度还是无法证实这两者之间的科学关联,因为两种疾病并没有被证实的确切关系。这是来自于青岛市胸科医院李同霞副院长的讲述,当同样的问题问到了另一位专家的时候,哈尔滨市胸科医院王莲芝也给出了相似的回答。

由于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有三个要素,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人群,其中最主要的是传染源。新冠肺炎对于人群广泛易感,因此结核患者也不例外,同样有被感染的可能。只是一旦被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结核病人由于有基础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或肺功能减退,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者是迅速进展,会增加就诊的难度,但是如果远离传染源,结核病人也不会比别人有更大的感染可能性。

疫情之后,结核病要如何平战结合?

无论疾病存在的时间长短,传染性疾病最怕的就是大面积集中爆发,比如此前的桃江结核病患者集中爆发,就给结核病的防控体系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

传染病的防控需要有日常化的防控工作,但更紧迫的是时刻处于备战状态的战时紧张和战前敏感,当传染性疾病变得长期化,就需要建立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平战结合策略。平时主要抓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优化诊疗流程,规范治疗方案,日常健康管理和宣教。但是这个诊疗体系还需要常备几支应急梯队,比如青岛市胸科医院就会每年进行多次实战演练,而演练时候的标准就是按照烈性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进行模拟演练的。

尽管结核病防控的过程中仍有诸多需要解决的卡点问题,但随着新冠肺炎日后的长期化,在防控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借助和参考结核病已经搭建起来的防控体系进一步推进,这是对防控体系的技术力量和硬件设置提出的更高要求。

如果新冠肺炎防控是一个长期的战役,那么,目前临时提供给战时疫情防控的医疗资源,会影响到全国数百万结核病患者的日常诊疗吗?

很多医院通过了很多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疫情期间开展了痰液的结核杆菌病原学和结核杆菌基因的检查来辅助诊断、组建了网上诊室、每天有专家免费提供诊疗服务,包括发热患者就医指导、结核患者随访、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观察及治疗方案调整等、以及根据患者情况提供1-3个月抗结核药物。青岛市胸科医院医护人员会通过向患者邮寄药物的方式避免外地患者来医院取药、在诊疗病房楼以外单独设立消毒取药点,本市患者可以无接触取药,对于有复诊需求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医院设定的小程序远程将患者近期的情况与医生交流。但是特殊人群比如需要介入手术治疗的结核患者,还需要等到疫情稳定之后择期进行手术。

让结核患病人数居高不下的延误

再回到刚开始的中国每年80万的新发患者人数这一问题上来,造成这一问题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性质以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为了弄清这一问题,2017年全球发布的一项历时两年的基于我国云南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在2006-2013年的结核病统计数据发现,在调查的76486名结核病人中,病情延误的情况十分普遍,共32%的病人(24676)经历了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延误,有的甚至长达一年。

研究中将延误分三种情况:第一层延误是出现症状到首次去医院就诊的时间延误(未能及时发现并就诊);第二层延误是从就医到确诊的时间延误(专科确诊之前转诊以及确诊方式的影响);第三,从确诊到治疗开始的时间延误。

这三重延误某种程度造成了结核患者成为了隐形的移动传染源,让疾病防控变得被动,给人群增加了威胁。

据统计,一个结核病患者会在一年内将结核杆菌传播给1-15个人,被传染的人在一生中有5%发病可能。而从世界范围内看,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患有潜伏性结核,这意味着人们也许已经感染了结核菌,但尚未因病倒下,也暂不会被标记,也不会传播疾病。但尽管如此,结核菌感染者在一生中因结核病而病倒的危险约为5%-15%。但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营养不良或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烟草使用者,这些群体的患病风险会高于其他人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虹教授介绍,当潜伏的人群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时,一些轻微症状(如咳嗽、发烧、盗汗或体重减轻)可能已经持续数月,这过程中就会将结核杆菌传播给他人。

在每年的春节过后,初暖花开之际,通常在临床上都有一个结核病发病和就诊人数的小高峰,尽管这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但几乎临床医生都会明显感受到这个季节规律。青岛市胸科医院李同霞副院长说,由于春季本就是流感的高发季,加之每年的春节过后的春运期间高密度的人群聚集和不规律的生活,都某种程度造成了春季的结核病确诊人数增多的情况。

在这次新冠肺炎的防控中,一个最值得欣慰的结核病防控的利好因素出现了,那就是公众被培养起来的戴口罩和减少人群聚集的习惯。而或许就是防控疫情的措施达到了防控大多数传染类疾病的要求,今年结核就诊人数出现了一过性的减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2050年彻底消灭结核病的目标,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趋势之下,结核病防控该如何负重前行?这是一个需要未雨绸缪的问题。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