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产道检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5-10-23 12:34:44

产后产道检查通常包括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和会阴伤口评估,主要通过视诊、触诊和器械辅助完成。检查内容主要有会阴裂伤愈合情况、阴道壁完整性、宫颈恢复状态、恶露排出量及性状、盆底肌功能评估等五项基础项目。

1、会阴裂伤检查

医生会观察会阴部伤口愈合程度,判断是否存在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对于自然分娩时有会阴侧切或撕裂的产妇,需确认缝合处是否对齐良好。采用无菌棉签轻触伤口边缘,评估组织愈合敏感度。若发现线头反应或愈合延迟,可能需进行伤口处理。

2、阴道壁评估

使用一次性窥阴器轻柔扩张阴道,检查阴道黏膜色泽、皱襞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膨出。分娩造成的阴道壁轻微擦伤通常已愈合,重点排查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现象。同时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气味,排除感染可能性。

3、宫颈恢复检测

通过触诊确认宫颈位置、质地及外口形态。产后宫颈逐渐闭合,6周左右恢复至未孕状态。检查时注意宫颈有无糜烂、息肉或异常出血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宫颈多呈横裂状,剖宫产产妇宫颈形态更接近圆形。

4、恶露性状观察

记录恶露颜色从血性到浆液性再到白色的转变进程,异常恶露如持续鲜红色、大量血块或恶臭味需警惕子宫复旧不全或感染。医生可能按压宫底评估子宫收缩强度,同时检查有无胎盘胎膜残留导致的出血风险。

5、盆底肌功能测试

采用指检方式评估盆底肌群张力与收缩力,让产妇做缩肛运动观察肌力等级。产后盆底肌常有不同程度松弛,过度松弛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部分医院会使用肌电图仪进行量化检测,为后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产后42天是常规检查窗口期,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排空膀胱,携带产褥期健康记录本供医生参考。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或盆浴,若发现异常出血、持续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复诊。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盆底恢复,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均衡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哺乳期产妇检查时需告知某些药物使用可能受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