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检查主要包括胎心监护、内检、B超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等项目,用于评估母婴健康状况及分娩条件。
1、胎心监护
通过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儿心率及宫缩情况,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缺氧风险。检查时需保持平躺或半卧位,时长约20分钟至1小时。若发现胎心异常,可能需进一步进行生物物理评分或紧急处理。
2、内检
医生通过阴道检查评估宫颈扩张程度、胎头位置及骨盆条件。检查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能直接判断产程进展。初产妇宫颈扩张速度较慢,经产妇可能进展更快,检查频率根据产程阶段调整。
3、B超检查
通过超声确认胎位、胎盘位置、羊水量及胎儿估重。臀位或横位可能需考虑剖宫产,胎盘前置需警惕出血风险。孕晚期B超还能发现脐带绕颈等特殊情况,为分娩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4、血常规
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等指标,排查贫血或感染。妊娠期贫血可能影响产时出血耐受度,需提前补充铁剂。血小板过低可能增加麻醉风险,需提前备血或调整分娩方案。
5、尿常规
筛查尿蛋白、尿糖及尿路感染。蛋白尿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征兆,需加强血压管理。尿路感染可能引发早产,确诊后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检查前建议清洁外阴,留取中段尿提高准确性。
临产阶段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携带产检资料及待产包。保持正常饮食补充体力,宫缩间隙适当走动促进产程。出现破水、剧烈腹痛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产后需继续监测血压、恶露及子宫复旧情况,按医嘱进行会阴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