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清洁干燥、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局部冷敷、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外阴瘙痒可能与激素变化、阴道感染、皮肤过敏、衣物摩擦、血糖异常等因素有关。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清洗时从前向后轻柔擦拭,避免将肛周细菌带入阴道。清洗后使用纯棉毛巾轻轻拍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如厕后擦拭方向同样需从前向后。避免长时间使用护垫,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若出汗较多或分泌物增加,可每日增加清洗次数。
2、穿透气棉质内裤
选择浅色无染色的全棉内裤,确保裆部为纯棉材质。每日更换1-2次,清洗时与其他衣物分开并用阳光暴晒消毒。避免穿着紧身裤、化纤材质的内裤或连裤袜,这些材质不透气且容易摩擦皮肤。睡眠时可选择不穿内裤,保持会阴部通风。
3、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
禁用含有香精、色素、酒精的沐浴露或私处洗液,这些成分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平衡。可选择pH值4.5-5.5的弱酸性女性专用洗液,每周使用不超过2次。日常清洗仅需清水即可,过度清洁反而会加重症状。避免使用肥皂、浴盐等碱性清洁产品。
4、局部冷敷
将干净毛巾浸湿冷水后拧至半干,折叠后轻轻敷于瘙痒部位,每次不超过10分钟。冷敷可暂时缓解瘙痒感,但需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及时擦干水分,不可让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若出现皮肤发白或刺痛感应立即停止。
5、遵医嘱用药
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时,医生可能开具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等孕期安全的外用抗真菌药物。细菌性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阴道栓,但妊娠早期需谨慎。皮肤过敏引起的瘙痒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禁止自行购买或使用洗剂、药膏,所有药物需经产科医生评估。
孕期外阴瘙痒护理需特别注意饮食调节,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以降低霉菌感染风险,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帮助维持阴道菌群平衡。选择宽松舒适的孕妇装,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如瘙痒伴随分泌物异常、异味、灼痛感或皮肤破损,须立即就医排查妊娠期糖尿病、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夜间瘙痒加重时可尝试左侧卧位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剪短指甲避免抓挠损伤皮肤。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焦虑情绪可能加重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