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一定要知道的知识

发布于 2025-04-27 20:04

产后恢复与育儿健康需关注生理变化、心理调适、营养补充、疾病预防、亲子互动五大核心。

1、生理修复:

分娩后盆底肌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每天3组每组15次;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需专业康复训练;恶露异常持续超6周需排查宫腔感染。顺产伤口用高锰酸钾坐浴,剖宫产切口需保持干燥。

2、情绪管理:

产后抑郁筛查量表评分≥10分需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每周1次;焦虑时可尝试478呼吸法;建立妈妈互助小组每周线下交流,激素变化导致的情绪波动通常在产后6个月趋于稳定。

3、哺乳营养:

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DHA200mg、钙1000mg;推荐三文鱼藜麦沙拉、黑芝麻核桃豆浆;避免韭菜花椒等回奶食物。堵奶时用卷心菜叶冷敷,乳腺炎发热需及时抗生素治疗。

4、婴儿护理:

新生儿脐带用75%酒精每日消毒3次;红臀护理选用含氧化锌的护臀霜;肠绞痛采用飞机抱配合益生菌;疫苗接种后监测体温,出现38.5℃以上发热需就医。

5、亲子联结:

每天皮肤接触不少于1小时,新生儿抚触选择餐后30分钟进行;黑白卡训练距离眼睛20cm;三月龄起引入抬头练习,tummy time每次从2分钟逐渐延长。

哺乳期建议每日摄入煮熟的深绿色蔬菜300g、低汞鱼类50g,快走等有氧运动从产后6周开始每周3次。新生儿房间湿度保持在50%-60%,接触婴儿前需洗手20秒。产后42天复查应包括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及盆底肌评估,持续补铁至产后3个月。建立规律作息记录本,同步记录母婴睡眠与饮食情况,遇到乳汁不足或持续情绪低落应及时寻求专业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