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尿失禁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02 06:43

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激素水平变化、神经系统病变、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生活方式调整、膀胱训练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年龄增长或长期腹压增高会导致盆底肌群支撑力下降。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手术植入吊带。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引发尿频尿急,可能伴随排尿灼痛。尿常规检查可确诊,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

3、激素水平变化:

女性更年期雌激素减少使尿道黏膜变薄,男性雄激素下降影响前列腺功能。局部雌激素软膏或口服补充治疗有效,建议定期检测激素水平。

4、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或帕金森病会干扰膀胱神经信号传导。表现为尿意感知迟钝或突发尿急,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配合间歇导尿。

5、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增大会压迫尿道,引发尿频、尿线变细。可通过坦索罗辛缓解症状,严重梗阻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日常建议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控制体重避免腹压增高,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定时排尿训练每2-3小时一次,排尿时双足平放地面。绝经期女性可进行阴道哑铃锻炼,男性应避免久坐压迫会阴。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尿、发热,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