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反应

发布于 2023-11-14 11:15

打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常见的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发痒、硬结、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大部分患者多为轻度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极少数患者可出现重症反应,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1、注射部位红肿、发痒:打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通常可以不做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大多能够自行缓解;

2、硬结:打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的1-2周内,接种的局部可能会出现硬结,是疫苗的不良反应,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硬结的直径大于1cm,或者伴有疼痛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疼痛:由于打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针头穿刺皮肤时损伤局部组织,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建议打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不要对局部进行按摩、热敷等操作,以免加重疼痛症状;

4、发热:由于疫苗是将病毒等抗原注射入人体,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应答,从而产生抗体,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但通常体温不会超过38.5°C。此时需要多饮水、注意休息,大多可自行缓解;

5、恶心、呕吐:打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是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者持续不好转,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除以上常见反应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关节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