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导致骨质疏松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4-18 16:08

更年期骨质疏松主要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补钙与维生素D、抗骨吸收药物、负重运动、定期骨密度监测改善。

1、激素变化:

雌激素减少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量流失加速。临床推荐低剂量雌激素贴片如雌二醇、替勃龙等激素替代疗法,需在医生监测下使用以降低血栓风险。

2、营养缺乏:

钙吸收能力随年龄下降,每日需补充1000-1200mg钙剂,搭配800IU维生素D3促进吸收。建议多食用奶酪、芝麻酱、虾皮等高钙食物,避免与咖啡因同服影响吸收。

3、药物干预:

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可抑制骨破坏,雷洛昔芬选择性调节雌激素受体。严重者需注射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刺激骨形成。

4、运动强化:

每周3次30分钟负重运动能增加骨密度,快走、太极拳、弹力带训练可增强髋部与脊柱承重能力,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者。

5、风险监测:

建议每年进行DXA骨密度检测,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骨折概率。居家防跌倒需保持地面干燥,浴室安装扶手,避免穿拖鞋活动。

日常可增加大豆异黄酮摄入,如每天饮用300ml豆浆或食用50g豆腐。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春秋季选择上午10点前暴露四肢15分钟。跳跃类运动如跳绳能显著提升跟骨密度,但需根据膝关节状况调整强度。睡眠时保持脊柱中立位,使用硬度适中的床垫减少椎体压力。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需监测血镁水平,必要时补充柠檬酸钙避免胃酸中和影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