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消毒杀菌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紫外线照射或高温蒸煮等方法。不同消毒方式适用于不同材质和场景,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1、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适用于白色棉麻等耐漂白衣物。使用时需按说明书稀释,浸泡10-30分钟后彻底漂净,避免与酸性清洁剂混用。深色衣物可能褪色,丝绸羊毛等娇嫩面料禁用。
2、季铵盐类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织物损伤小,适合彩色衣物和婴幼儿服装消毒。这类产品通常标注"衣物专用",能去除异味并保持柔软度。需注意部分产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有限,不可与阴离子洗涤剂同时使用。
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类消毒剂杀菌谱广,对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包膜病毒效果显著。适合处理传染病患者衣物,但可能使某些染料氧化褪色。使用时应戴手套,消毒后充分通风散味。
4、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可破坏微生物DNA,特别适合不耐高温的羽绒服、毛毯等。需确保衣物全方位暴露在253.7nm波长的紫外线下,照射后通风散味。注意塑料部件长期照射可能老化。
5、高温消毒
90℃以上高温洗涤30分钟可灭活大部分病原体,适合内衣、毛巾等棉质品。蒸汽挂烫机持续喷射蒸汽也能达到消毒效果,对西装等不宜水洗的衣物尤为适用。纯棉织物可能缩水,羊毛丝绸等蛋白质纤维禁用此法。
日常衣物消毒建议优先选择阳光暴晒等物理方式,特殊时期或接触污染物时可选用化学消毒。不同材质衣物应分开处理,消毒后彻底漂洗避免残留。定期清洁洗衣机内筒,避免交叉污染。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储存消毒剂需远离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