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血热两月后能献血吗

发布于 2023-11-13 06:22

出血热是由于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体感染病毒后一般5-7天可以出现发热、出血、腰痛等症状。通常得出血热两月后不建议献血,此时患者的身体基本恢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消失,转为低热时,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符合献血要求后再考虑献血。

1、发热:出血热患者发热时,血液循环加快,会出现血液浓缩,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而患者在发热时,会存在血液浓缩的情况,此时进行献血,可能会导致血小板无法及时形成,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

2、出血:患者在发热期间,会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此时进行献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3、腰痛:患者得出血热后,可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有时还会存在头痛、眼眶痛等症状,此时进行献血,也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损伤,加重腰痛等症状;

4、其他:得出血热后,还可能会对肾脏造成影响,出现蛋白尿等情况,而此时进行献血,可能会加重蛋白尿的情况。另外,如果对献血者的血液成分过敏,也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头晕、恶心等。

一般建议待身体恢复后,再进行献血,在患有出血热期间,应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适量多饮水。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以免导致感染等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