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布于 2025-04-26 10:49
发布于 2025-04-26 10:49
子宫出血可能由激素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内分泌紊乱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围绝经期雌激素波动会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脱落。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黄体酮胶囊促进内膜脱落,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是常用药物方案。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干扰子宫收缩止血。体积超过5cm的肌瘤建议行腹腔镜剔除术,黏膜下肌瘤可选择宫腔镜电切,介入治疗中的子宫动脉栓塞术适合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
慢性炎症或雌激素刺激导致的内膜局部增生,表现为经间期点滴出血。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是根治方法,术后可配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小息肉也可尝试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病会导致经期大出血。输注凝血因子、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是应急方案,长期需补充铁剂预防贫血,维生素K缺乏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绿叶蔬菜摄入。
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早期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尤其需警惕。诊断需依赖分段诊刮病理检查,早期患者行子宫全切术,中晚期需结合放疗和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
日常护理需注意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经后两周开始补充维生素E和亚麻籽油有助于内膜修复。持续出血超过7天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超过每小时一片时,应立即就诊妇科进行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
上一篇 : 妇女贫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下一篇 : 乳腺增生最简单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