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白内障病例分析

发布于 2023-11-15 14:27

药物性白内障是指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常见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案例:患者女,62岁,因眼底出血伴视物模糊3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个月前出现眼底出血,当地医院就诊后予止血药及活血化瘀药口服,症状未见明显好转。3个月前出现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查体:双眼视力右眼0.4左眼0.5,双眼眼压正常,双眼角膜透明,房水清亮,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对称,形态正常,眼底动脉血管迂曲扩张充血。

辅助检查:眼科常规检查示双眼前节结构清晰;眼底检查示双眼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充血;视野检查示双眼周边视野缩小;眼压测量示双眼前房压力正常。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药物性白内障。

治疗:建议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并进行定期复查。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来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如果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所以,药物性白内障是一种由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