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体温降到35°c以下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5-14 16:46:19

出虚汗伴随体温低于35°C需警惕低体温症,可能由阳气虚衰、气血不足、外感寒邪、药物副作用或慢性疾病引发,可通过温阳固表、药物调理、艾灸疗法、饮食温补及紧急处理改善。

1、阳气虚衰:

中医认为阳气不足无法固摄津液导致虚汗,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治疗以温补阳气为主,方剂选用附子理中丸、右归丸或黄芪建中汤。日常可艾灸关元穴、命门穴,每次15分钟,配合生姜红枣茶温中散寒。

2、气血两虚:

长期劳损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亏虚,表现为自汗畏寒。建议服用十全大补汤、归脾汤或生脉饮,配合八珍糕食疗。推拿可选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每日按压3次促进气血运行。

3、寒邪侵袭:

外感寒湿邪气易伤阳气,突发冷汗体温骤降。应急处理需用桂枝汤发汗解表,或葱白豆豉汤驱寒。刮痧选取大椎穴、风池穴,配合40℃温水浸泡手足至肤色转红。

4、药物因素:

部分降压药、镇静剂可能引发体温过低。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如替换为桑寄生降压方、酸枣仁安神汤等中药替代。服药后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空腹服用寒凉药物。

5、病理性低体温:

甲减、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代谢减缓。基础疾病治疗同时,可配合金匮肾气丸温肾阳,隔姜灸神阙穴。严重者需就医进行复温治疗,如静脉输注温生理盐水。

体温低于35°C时立即停止出汗行为,饮用肉桂红糖水或人参汤快速升温,穿戴保暖衣物避免散热。长期调理建议食用羊肉当归汤、韭菜炒核桃等温补膳食,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提升阳气。避免生冷瓜果、绿豆等寒凉食物,睡眠时保持室温22-24℃。持续低温或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中医危急重症可配合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