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止血的中药饮片

发布时间:2025-05-09 06:05:39

凉血止血的中药饮片通过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作用治疗血热妄行出血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等。

1、大蓟:

大蓟性凉味甘苦,归肝脾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功效。血热导致的吐血、衄血、便血适用,鲜品捣敷可治外伤出血。临床配伍侧柏叶增强止血效果,脾胃虚寒者慎用。水煎剂常用量9-15克,鲜品用量加倍。

2、小蓟:

小蓟与大蓟功效相似但药力稍缓,更擅长治疗尿血、血淋。所含胆碱成分能收缩血管促进凝血。鲜品绞汁服用对急性出血效果显著,常与蒲黄、滑石配伍。煎汤用量10-30克,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3、地榆:

地榆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尤善治下焦出血。地榆炭止血效果更强,适用于便血、痔疮出血。含大量鞣质可沉淀蛋白质形成保护膜。配伍槐花治肠风下血,与黄连同用治血痢。煎服用量9-15克,外用研末撒布。

4、槐花:

槐花苦微寒,主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兼清肝火。对痔疮出血、目赤肿痛有良效,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现代研究显示其芦丁成分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常与荆芥穗配伍,脾胃虚寒者需配生姜。煎汤用量5-10克。

5、白茅根: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同时利尿通淋。治鼻衄、咯血兼有小便短赤者尤宜,鲜品效果更佳。含钾盐能维持电解质平衡,配伍藕节可增强止血功效。煎汤用量15-30克,鲜品30-60克。

使用凉血止血药需辨证施治,血热证见出血色鲜红、量多、质稠者为宜。日常可搭配莲藕、荸荠等清热食材,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出血期间宜静卧休养,艾灸隐白穴、太白穴有辅助止血作用。慢性出血或出血量大者应及时就医,孕妇慎用活血止血类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