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心肌缺血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5-04-17 14:17:53
发布时间:2025-04-17 14:17:53
心肌缺血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膳食调整、气功导引及穴位按摩综合改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补气通络。
血府逐瘀汤、丹参饮、生脉散为常用方剂。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等成分,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心肌缺血;丹参饮以丹参为主药,可扩张冠状动脉;生脉散通过人参、麦冬补益心气。需根据舌脉辨证选用,连服2-3个月。
选取内关、膻中、心俞为主穴,配合足三里、三阴交。毫针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周3次。耳穴取心、交感、神门贴压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3-5次。临床研究显示针灸能改善心肌微循环。
山楂茯苓粥取鲜山楂30克、茯苓15克煮粥,早晚分食;三七炖乌鸡用三七粉3克与乌鸡同炖,每周2次;日常可饮用丹参菊花茶。忌食肥甘厚味及冷饮,控制盐分摄入。
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摇头摆尾去心火"两式重点练习,每日晨起演练15分钟。六字诀"呵"字诀配合腹式呼吸,每次重复30遍。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脏泵血功能。
拇指按压内关穴3分钟,配合揉按劳宫穴;掌根推擦膻中穴至局部发热;睡前点按涌泉穴100次。配合艾条悬灸心俞穴10分钟,能缓解胸闷心悸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需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宜少食多餐,多摄入黑木耳、洋葱等活血食材。保持情绪平稳,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中药治疗期间每2周复查心电图。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