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温和灸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4-15 16:48:01
发布时间:2025-04-15 16:48:01
艾灸温和灸是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特定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中医外治法。
温和灸属于艾灸基本手法之一,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3-5厘米处,以皮肤产生温热感但不灼痛为度。区别于直接灸的强烈刺激,其特点为热力渗透缓慢持久,适用于体质虚弱者或慢性病症调理,如风寒感冒初期、宫寒痛经等。
实施时需保持艾条与皮肤固定距离,采用回旋或雀啄手法匀速移动。每次施灸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有效标准。关键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穴等可增强免疫力,肾俞穴、命门穴则对腰膝酸软效果显著。
艾草燃烧产生的红外线与药性成分通过穴位渗透,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临床研究表明,持续温和灸可提升局部温度2-3℃,激发机体自愈能力,对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调节作用。
适用于虚寒性病症,包括脾胃虚寒导致的腹泻腹胀,女性经期小腹冷痛,老年人关节遇冷加重疼痛。对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大椎穴、肺俞穴施灸可减轻症状。
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避免低温烫伤。施灸后4小时内忌冷水浴,阴虚火旺体质可能出现口干咽燥等反应需立即停止。建议每周2-3次,配合生姜红糖水可增强温补效果。
日常可搭配八段锦锻炼提升阳气,饮食中加入肉桂、羊肉等温性食材。施灸前后饮用红枣枸杞茶,避免空腹操作。持续性关节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需先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不可盲目依赖艾灸治疗。掌握正确手法后,居家使用艾灸盒辅助操作更为安全便捷。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