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刮痧需谨慎操作,正确方法主要包括选择合适工具、控制力度、避开危险部位、缩短时间和注意保暖。儿童皮肤娇嫩,刮痧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
1、选择合适工具
儿童刮痧应选用专用刮痧板或圆润边缘的瓷勺,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工具需消毒清洁,材质以水牛角或玉石为佳,厚度宜在3-5毫米,边缘需打磨光滑。刮痧前可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或专用刮痧油减少摩擦。
2、控制力度
刮拭力度以皮肤轻微泛红为度,不可强求出痧。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单次刮拭10-15次即可,手法要轻柔均匀。3岁以下婴幼儿建议采用"摩法"代替刮拭,即用工具贴肤轻摩至微热。
3、避开危险部位
禁止刮拭囟门未闭的头顶部、颈部大血管处及脊柱区域。适宜部位为背部膀胱经(距脊柱两指宽)、手臂外侧等肌肉丰厚处。面部、腹部、关节部位及有皮肤损伤处应严格避开。
4、缩短时间
单次刮痧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总操作不超过10分钟。6岁以下儿童建议分区域间断操作,每个区域刮拭不超过1分钟。刮拭后立即用温热毛巾擦拭,避免受凉。
5、注意保暖
操作时保持室温26-28℃,刮拭后4小时内避免吹风碰水。可饮用适量温开水促进代谢,衣着要宽松透气。若出现皮肤破损应立即停止,用碘伏消毒后涂抹红霉素软膏。
儿童刮痧后需观察24小时,出现持续哭闹、皮肤淤紫不退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通过捏脊、小儿推拿等更安全的方式调理体质。刮痧不宜频繁进行,治疗间隔应超过7天,3岁以下婴幼儿及体质虚弱者须遵医嘱。家长需注意刮痧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发热、出血性疾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患儿禁止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