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肌筋膜炎中医辨证
发布时间:2025-06-28 09:20:33
发布时间:2025-06-28 09:20:33
背肌筋膜炎在中医辨证中多属气滞血瘀、寒湿痹阻或肝肾亏虚等证型,治疗需结合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补益肝肾等原则。常见证型主要有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两虚型、脾虚湿盛型。
多因长期劳损或外伤导致经络阻滞,表现为背部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疗宜用身痛逐瘀汤加减,中成药可选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配合局部刺络拔罐或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日常可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疏通气血。
常因久居湿冷环境致病,症见背部冷痛重着、遇寒加剧,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沉紧。方选独活寄生汤化裁,中成药可用风湿骨痛胶囊,外敷代温灸膏。艾灸命门、大椎等穴位,配合花椒盐包热熨。注意避免淋雨涉水,冬季穿戴护腰保暖。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症见隐痛绵绵、腰膝酸软,伴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沉细。方用左归丸合芍药甘草汤,中成药可选壮腰健肾丸。食疗推荐杜仲猪腰汤,配合五禽戏“鹿戏”强健腰脊。忌过度劳累及房事过频。
常见于久病体弱者,背部酸痛乏力,劳累后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方选八珍汤加减,中成药可用十全大补丸。药膳推荐黄芪当归炖鸡,配合太极拳云手式调息养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保证充足。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症见背部酸胀困重,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胖有齿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中成药可选香砂六君丸。食疗用薏苡仁山药粥健脾化湿,每日晨起拍打足三里穴。忌食生冷甜腻食物。
背肌筋膜炎患者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每工作一小时活动肩颈背部。睡眠选择硬板床,枕头高度适宜。可定期进行推拿按摩松解筋膜粘连,疼痛急性期可用中药熏蒸缓解。饮食宜温补,忌食寒凉,适当补充核桃、黑芝麻等补肾食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脊柱病变。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