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能治愈慢性胃窦炎吗 胃窦炎拔罐拔哪里

发布时间:2025-06-06 16:55:10

拔罐疗法可作为慢性胃窦炎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完全治愈。常用拔罐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内关,需配合药物与饮食调理。

1、中脘穴:

中脘位于脐上4寸,属任脉穴位,具有调和脾胃、降逆止呕功效。拔罐时采用闪火法留罐5-10分钟,可缓解胃胀、嗳气症状。该穴位与胃腑直接对应,能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但需注意皮肤敏感者缩短留罐时间。

2、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的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在此处拔罐能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对胃窦炎引起的食欲不振效果显著。建议交替双侧穴位,每周2-3次,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3、胃俞穴:

背部第12胸椎棘突旁开1.5寸的胃俞穴,属膀胱经背俞穴。在此处拔罐可调节胃腑功能,缓解胃痛反酸。操作时采用走罐法沿膀胱经上下推动,促进背部经络疏通,但骨质疏松者慎用强力吸附。

4、脾俞穴:

第11胸椎旁的脾俞穴与胃俞配合使用,能同步调理脾胃运化。拔罐后出现紫暗瘀斑属正常现象,表明体内湿瘀外排。慢性胃窦炎多伴脾虚湿困,此穴位拔罐有助于化湿醒脾。

5、内关穴:

腕横纹上2寸的内关穴属心包经络穴,通过经络联系可止胃痛、宁心神。采用小号火罐在该穴留罐3-5分钟,能缓解胃窦炎伴随的恶心呕吐。此穴位皮下组织较薄,需控制吸附力度。

慢性胃窦炎患者除拔罐外,建议每日饮用山药小米粥养护胃黏膜,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促进气机升降,配合黄芪、白术等药材代茶饮。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胃镜检查,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病情控制。日常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脾胃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