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疼好还是疼不好

发布时间:2025-06-26 08:23:07

针灸治疗时出现轻微酸胀感是正常现象,但剧烈疼痛可能提示操作不当或个体敏感。针灸的疗效与疼痛程度无直接关联,主要取决于取穴准确性和手法适应性。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专业操作下应以得气感为主,表现为局部酸麻胀重。这种反应是经络气血调动的标志,通常伴随温热感或传导感,属于治疗有效的表现。传统理论认为得气感越明显疗效越好,但现代临床更强调适度刺激,过度追求强烈针感可能损伤组织。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调整进针深度和手法,阴虚火旺者多用浅刺,气血不足者配合温针灸。

异常疼痛可能源于三个因素:针刺到毛细血管产生淤血点,触碰神经末梢引发锐痛,或肌肉紧张导致进针困难。晕针体质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冷汗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某些特殊穴位如合谷、太冲本身敏感度较高,有经验的医师会采用快速破皮法减轻痛感。皮肤感染部位、凝血功能障碍者禁止施针。

针灸后8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防止寒邪入侵。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气血虚弱者可配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若出现持续刺痛或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外敷缓解。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首次针灸前主动告知医师既往晕针史或过敏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