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鼻炎是什么原理呢

发布时间:2025-06-28 06:43:58

针灸治疗鼻炎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改善鼻腔局部循环和免疫功能。其原理涉及经络传导、神经调节、免疫调控、炎症抑制和脏腑功能平衡五个方面。

1、经络传导

针灸通过刺激迎香穴、印堂穴等鼻周穴位,激活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传导功能。经络是中医认为的气血运行通道,当经络通畅时,鼻腔局部的气血运行得以改善,有助于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临床常用毫针浅刺配合捻转手法,促进经气流通。

2、神经调节

针刺信号通过三叉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研究发现针灸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鼻黏膜血管扩张和腺体亢进,从而减轻鼻痒、打喷嚏等过敏反应。风池穴、合谷穴等对神经调节具有显著作用。

3、免疫调控

针灸可调节血清IgE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足三里穴、肺俞穴等能增强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减少组胺释放。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定期针灸可降低免疫球蛋白E的异常升高,改善鼻黏膜的变态反应状态。

4、炎症抑制

针刺通过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抑制前列腺素E2等炎性介质产生。上星穴、百会穴等头部穴位能显著降低鼻腔黏膜中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含量,减轻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临床观察显示针灸对急慢性鼻炎均有抗炎效果。

5、脏腑功能平衡

中医认为鼻炎与肺、脾、肾功能失调相关。针灸肺俞穴、脾俞穴可补益肺气,健脾化湿;肾俞穴、太溪穴能温补肾阳。通过整体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偏颇,从根本上减少鼻炎复发概率。对于顽固性鼻炎常采用脏腑背俞穴配合局部取穴。

针灸治疗鼻炎需根据证型选穴,风寒型多用灸法,风热型侧重刺络放血,肺脾气虚型配合温针灸。建议每周治疗数次,配合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急性发作时可配合中药熏鼻,慢性患者需坚持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保暖,忌食生冷辛辣,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巩固疗效。严重鼻息肉或结构性病变者需结合西医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