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暴食症这种病吗

发布时间:2025-05-23 12:37:19

暴食症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进食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失控性暴食行为,可能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社会文化影响、神经生物学异常及情绪调节障碍共同导致。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进食障碍病史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特定基因如5-HTTLPR多态性与暴食行为相关。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错误进食观念,药物可选氟西汀等抗抑郁剂调节血清素水平,家庭治疗改善支持环境。

2、心理压力:

长期焦虑或创伤事件可能触发暴食行为,患者通过进食缓解负面情绪。辩证行为疗法DBT可训练情绪管理技能,正念饮食练习帮助识别饥饿信号,短期可使用阿普唑仑缓解急性焦虑。

3、社会文化:

过度追求瘦身的审美标准易引发节食-暴食循环。团体治疗减少病耻感,媒体素养教育纠正身体意象认知,限制接触诱发暴食的社交平台内容。

4、神经生物学:

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影响饱腹感信号传递。托吡酯可调节食欲中枢,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前额叶调控功能,生物反馈训练提升身体感知能力。

5、情绪障碍:

共病抑郁症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时症状加重。文拉法辛等双通道抗抑郁药可同时改善情绪与进食冲动,图式疗法处理潜在人格问题,艺术治疗表达压抑情感。

日常护理需建立规律三餐习惯,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如燕麦、鸡胸肉延长饱腹感,避免囤积零食。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调节内啡肽水平,瑜伽练习增强身体接纳度。记录饮食日记监测触发因素,睡眠充足维持瘦素分泌平衡,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转诊精神科专科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