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算暴食症
发布时间:2025-05-23 12:34:46
发布时间:2025-05-23 12:34:46
暴食症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失控性进食为特征的心理障碍,诊断需满足进食量异常、失控感、伴随痛苦等核心标准,遗传因素、情绪调节障碍、社会文化压力、神经生物学异常、节食反弹是主要诱因。
家族中有进食障碍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3-4倍,特定基因如BDNF基因多态性与暴食行为相关。认知行为治疗可帮助识别遗传易感性引发的错误认知,药物方面氟西汀等SSRIs类药物能调节5-羟色胺水平,配合家庭治疗改善代际传递模式。
75%暴食症患者共病抑郁或焦虑,通过暴食缓解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辩证行为疗法训练情绪耐受技巧,正念进食练习可中断自动化进食反应,药物联用度洛西汀改善情绪与食欲的双重调节。
长期暴露于"以瘦为美"的媒体信息中,BMI正常者中仍有23%因体型不满引发暴食。团体治疗降低病耻感,媒体素养训练解构审美标准,制定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替代极端节食。
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导致饱腹感延迟,脑影像显示前额叶抑制功能减退。托吡酯可调节谷氨酸能系统,经颅磁刺激改善大脑抑制控制,生物反馈训练提升饥饱感知灵敏度。
过度限制饮食后身体启动代偿机制,严格节食者一年内暴食风险增加8倍。营养师指导建立弹性饮食计划,三餐定时定量搭配坚果、希腊酸奶等饱腹感食物,渐进式运动从每日步行30分钟开始。
暴食症康复需建立多元化支持系统,饮食上采用"盘子法则"1/2蔬菜、1/4蛋白质、1/4主食,避免触发食物集中存放。运动推荐瑜伽和游泳等低竞争性项目,睡眠保持7-8小时调节饥饿素分泌。定期监测进食日记与情绪变化,专业团队介入下80%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出现呕血、严重电解质紊乱等躯体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