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失调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5-22 08:40:17
发布时间:2025-05-22 08:40:17
饮食失调是由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共同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表现为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障碍等类型。
家族史是饮食失调的重要风险因素,一级亲属患病率比普通人高4-5倍。特定基因如5-HTTLPR多态性与神经性厌食症相关。治疗需结合基因检测制定方案,常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错误体像认知,药物可选氟西汀、舍曲林等SSRIs类药物调节血清素水平。
社会文化对瘦身审美的推崇可能触发节食行为,68%患者发病前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治疗采用辩证行为疗法,通过正念训练减少情绪化进食,建立规律三餐计划,避免极端热量限制或补偿行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影响饥饿感信号传递,前额叶皮层功能减弱导致冲动控制障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区功能,营养康复需逐步增加热量摄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固体食物。
童年虐待或性侵经历者患病风险增加3倍,进食行为成为应对创伤的防御机制。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可处理创伤记忆,团体治疗帮助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减少用食物调节情绪的行为。
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常与饮食失调共存,强迫症患者更易出现清除行为。治疗需双管齐下,米氮平改善抑郁伴随的食欲减退,奥氮平可控制暴食后的催吐冲动。
饮食管理建议选择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促进脑健康,规律进行瑜伽或步行等低强度运动。每日记录饮食日记监测进食模式,家庭成员需避免对体重或外形的评价性语言。营养师指导下的渐进式热量恢复计划能有效预防再喂养综合征,认知训练APP如RecoveryRecord可辅助行为矫正。睡眠质量监测和褪黑素补充对调节食欲激素有积极作用,严重营养不良者需住院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