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在《无限超越班》中的表现再次引发关注。这位从“港姐花瓶”逆袭成“TVB一姐”的演员,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是靠运气。
刚出道时被嘲笑“鸡仔声”“面瘫女”的她,用最笨的方法提升自己。每天大声朗读报纸练台词,花大量时间揣摩角色情绪。最拼的时候一年拍5部戏,每天工作18小时,三年只休息9天。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她完成了从新人到实力派的蜕变。
除了演戏,佘诗曼还是个“斜杠青年”。参加《星厨驾到3》时还是厨房小白,通过密集训练最终夺冠。从此开启“美食博主”副业,连谢霆锋都认可她的厨艺。更让人意外的是,她还有“香港女车神”的称号,高超车技让跟拍记者叫苦不迭。
最近她又迷上绘画,虽然起步晚但进步明显。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让她在演员身份之外找到了更多可能性。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前半生都在饰演别人,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自己。”
演艺圈像她这样多才多艺的明星不在少数。孙俪从怀孕开始学画,现在能给孩子们画肖像;周慧敏的水彩画达到专业水平,作品曾参展拍卖;刘玉玲更是在90年代就在欧洲办过画展,作品最高卖出17万美元。
最传奇的当属海蒂·拉玛。这位“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在演艺事业上建树平平,却因发明无线电跳频技术成为“Wi-Fi之母”。这项技术为现代无线通信奠定了基础。
黄轩的书法作品入选国家画院展览,展现出不俗的艺术修养。这种长期的文化积淀,让他在诠释角色时更具深度。从屡次被换角到成为导演心中的“不二人选”,正是这些“无用之事”塑造了他独特的气质。
陈道明在《做点儿无用之事儿》中写道,他钟情于钢琴、绘画、书法、棋艺等各种“无用”的爱好。这些看似与表演无关的技艺,却让他的艺术生命更加丰盈。
人生不应该只有功利性的追求。那些看似浪费时间的爱好,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梁文道说的:“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培养一个爱好,不为名利,只为愉悦自己。在专注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在持续的投入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或许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