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科是看什么病的

发布时间:2025-07-12 14:51:25

精神心理科主要诊治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心理与精神疾病。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情绪异常、认知偏差、行为失控等症状,需通过专业评估和综合干预进行治疗。

1、抑郁症

抑郁症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特征,常伴随睡眠紊乱、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等生理症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应激事件或神经递质失衡有关。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2、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存在过度担忧、躯体化症状如心悸或出汗,部分会出现惊恐发作。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长期压力等因素。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是基础干预手段,药物可选盐酸帕罗西汀片、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等抗焦虑药物。

3、双相情感障碍

该疾病以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为特点,躁狂期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抑郁期则出现典型抑郁症状。治疗需稳定情绪波动,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喹硫平片等心境稳定剂,配合心理教育预防复发。

4、精神分裂症

患者存在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或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发病与多巴胺系统异常相关,需长期服用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液等抗精神病药物,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

5、强迫症

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行为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不合理却难以控制。发病机制涉及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功能异常。暴露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常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等调节5-羟色胺系统的药物。

精神心理疾病需早发现早干预,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家属需给予充分理解支持。治疗期间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部分疾病需要长期管理,通过药物维持、心理治疗和社会功能训练等多维度干预,多数患者可获得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提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