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伴侣也可能感染艾滋病毒,但概率相对较低。艾滋病毒传播主要与高危性行为、血液接触、母婴传播等因素有关,单次无保护性行为感染概率受病毒载量、黏膜完整性、性行为方式等条件影响。
病毒载量是影响感染概率的关键因素。若性伴侣处于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或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其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含量较高,即使单次性行为也可能造成传播。存在生殖器溃疡、宫颈糜烂等黏膜损伤时,病毒更易通过破损处侵入人体。肛交行为因直肠黏膜脆弱且富含免疫细胞,感染风险显著高于阴道交。
少数情况下,安全套使用不当可能导致防护失效。安全套破裂、滑脱或未全程使用等情况会直接暴露于感染风险。若性伴侣存在静脉注射吸毒、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却未告知,也可能在不知情情况下形成传播链。共用未经消毒的性玩具同样存在体液交换风险。
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窗口期后检测,日常坚持正确佩戴安全套。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时,双方应共同进行HIV检测确认健康状况。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降低感染风险,具体用药方案需由传染病科医生评估后实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