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是乙酰胆碱的缩写,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主要参与记忆形成、肌肉收缩、自主神经调节等功能,其功能异常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相关。
1、记忆功能:
乙酰胆碱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含量较高,直接影响学习记忆能力。临床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显著降低,胆碱能神经元退化是核心病理特征。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通过延缓乙酰胆碱分解改善认知功能。
2、肌肉控制:
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介导骨骼肌收缩过程。当运动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引发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因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攻击导致肌肉收缩障碍,表现为易疲劳和肌无力症状。
3、自主神经调节:
乙酰胆碱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调控心率减慢、消化液分泌等生理活动。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中也发挥传导作用。抗胆碱药物通过阻断受体产生心率加快、瞳孔散大等药理效应。
4、睡眠觉醒:
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投射至大脑皮层,参与觉醒状态维持。乙酰胆碱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共同调节睡眠-觉醒周期。部分失眠患者存在胆碱能系统功能亢进现象。
5、情绪影响:
边缘系统乙酰胆碱水平变化与情绪波动相关。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乙酰胆碱浓度升高,可能通过抑制单胺类递质产生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常具有调节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乙酰胆碱正常代谢。蛋黄、动物肝脏等食物富含胆碱前体物质,深海鱼类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保护胆碱能神经元。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促进脑内神经递质平衡。当出现持续记忆力减退或肌肉异常无力时,应及时进行神经专科检查评估胆碱能系统功能状态。